形态描述
头胸部大部分为绿色或黄绿色,久置标本褪绿为黄色;前翅黄白色,透明,翅脉淡黄微褐;腹部大部分为黑褐色。雄虫尾节黑色,阳基侧突基部黑褐色,端部褐色,膈黑色,臀节褐色。
雌虫体黄绿色,腹背黑褐带绿色,腹面黄绿色,产卵器暗褐色。
头顶基宽与中长相等,基宽明显大于端宽;额长为最宽处宽2.1倍,端宽为基宽的1.3倍;后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;触角第1节长为端宽的1.8倍,第2节为第1节长的1.9倍。前胸背板短于头顶(O.8:1),中胸背板长为头顶和前胸背板长度之和的1.1倍。后足胫距后缘具齿25枚左右。
雄虫臀节小,端缘窄,端侧角位于两侧,各自伸出一根细长的刺突,臀突短;尾节后开口横卵圆形,腹面观,腹缘中部呈“V”形缺刻,侧面观,短而宽,膈明显向后突出;膈背缘呈圆锥形隆起;阳茎小,管状,端半部具许多微小的齿;悬片环状,椭圆形,背柄宽短;阳基侧突狭长,强烈分歧,基部宽,端部明显狭细,顶端呈小钩状下弯,侧面观,外缘波曲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3.5~3.9mm,雌4.3~4.9mm;体长雄2.0~2.5mm,雌3.5~3.7mm;翅长雄3.2mm,雌3.6mm。
短翅型雌:体长3.3~3.5mm,翅长1.1mm,伸达腹部第4节。
观察标本:6♂♂、8♀♀,甘肃武威,1987.Ⅶ.20,王金川、胡冠方;1♂、4♀♀,甘肃敦煌,1987.Ⅶ.26,丁锦华、胡春林;20♂♂、15♀♀,宁夏银川、中卫,1988.Ⅶ.10~13,都健、胡冠方。
雌虫体黄绿色,腹背黑褐带绿色,腹面黄绿色,产卵器暗褐色。
头顶基宽与中长相等,基宽明显大于端宽;额长为最宽处宽2.1倍,端宽为基宽的1.3倍;后唇基基部明显宽于额的端部;触角第1节长为端宽的1.8倍,第2节为第1节长的1.9倍。前胸背板短于头顶(O.8:1),中胸背板长为头顶和前胸背板长度之和的1.1倍。后足胫距后缘具齿25枚左右。
雄虫臀节小,端缘窄,端侧角位于两侧,各自伸出一根细长的刺突,臀突短;尾节后开口横卵圆形,腹面观,腹缘中部呈“V”形缺刻,侧面观,短而宽,膈明显向后突出;膈背缘呈圆锥形隆起;阳茎小,管状,端半部具许多微小的齿;悬片环状,椭圆形,背柄宽短;阳基侧突狭长,强烈分歧,基部宽,端部明显狭细,顶端呈小钩状下弯,侧面观,外缘波曲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3.5~3.9mm,雌4.3~4.9mm;体长雄2.0~2.5mm,雌3.5~3.7mm;翅长雄3.2mm,雌3.6mm。
短翅型雌:体长3.3~3.5mm,翅长1.1mm,伸达腹部第4节。
观察标本:6♂♂、8♀♀,甘肃武威,1987.Ⅶ.20,王金川、胡冠方;1♂、4♀♀,甘肃敦煌,1987.Ⅶ.26,丁锦华、胡春林;20♂♂、15♀♀,宁夏银川、中卫,1988.Ⅶ.10~13,都健、胡冠方。
生物学
国外分布
意大利,德国,芬兰,挪威,斯堪的纳维亚,英国,法国,瑞士,奥地利,匈牙利,伊朗,塞尔维亚和黑山,罗马尼亚,土耳其,俄罗斯。